美國企業家德普雷說:“人們之所以需要工作,是因為希望得到自由發揮的機會。對于熱愛工作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是對他的最佳激勵。”
由數萬名無償貢獻勞動力、以協作和編輯為樂、完全免費的維基百科打敗了微軟投入巨資和人力開發的百科全書。LINUX,這個被大公司IT部門普遍應用的軟件是由一群沒有報酬的程序員設計的。
很多真實發生的例子都表明了,即使沒有外在的物質回報,工作本身同樣可以激勵一個人發揮創造性及激勵其完成目標。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要相信人內心深處有比錢更高的目標和追求,愿景、價值觀、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發人。”
進入信息時代,當員工面臨越來越復雜的任務以及不斷變化的技術創新,容易讓人進入手足無措和高度緊張的狀態。若管理上還依然采用控制或命令的方式,反而會讓員工產生本能的抗拒,容易讓人懈怠,或敷衍工作。
更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一種“用愿景來驅動的智能狀態”。一個好的愿景能夠激發人的興奮感,從而更主動、愿意投入更多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研究證明,工作的意義是工作積極性的關鍵驅動因素。一家做呼叫中心的平臺,需要招募大量的客服人員,這個崗位工作內容單一,薪酬福利一般,人員流動性很大。后來經過重新設計,不再像之前大多招聘有經驗的客服人員。而是專門為實習生開放了這個崗位,且定義為“你人生中最值得去嘗試的第一份工作”:
“讓沒有社會經驗和工作閱歷的實習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告別混亂的表達邏輯,不懼怕與人溝通,增強溝通能力的同時,還會因為接觸各種不同的客戶而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和靈活性。”
經過半年的數據分析證明,招聘實習生,以及賦予這份工作不同的意義,整體員工離職率有效下降50%。
發揮內在激勵需要領導者勇敢地把權力分散下去,減少壁壘,提高信息透明度。一個組織內部如果具有透明性,并且擁有有效的溝通機制,可以共享信息,在員工管理及賦能上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突出效果。
要想人們負責任,必須確保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方法、工作團隊有控制權,這是達到這個目標的必經之路。所以企業要給員工營造一個舒暢、保持快樂情緒、樂在其中的環境,就變得尤為重要。并且,人的腦細胞最佳化是一次只專注于一件事情,假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馬上面臨正確度與績效上的大滑落,因此管理者對團隊工作的安排上要做到相對合理、有序的同時,減少經常性的突發任務和不合理的時間效率要求,以及通過不斷地認可、真誠地贊美、及時提供和給予一對一的輔導,傳遞管理者的真誠和工作激情,都會是能夠激勵員工內在的方式。
也只有通過內在激勵的方式,才能真正地讓員工認識到工作本身對于自己的意義,從而激發他們內在最原始的激情和動力,才能夠實現長期的激勵效果。 (總公司辦公室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人 |